10月初,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17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三位在引力波探测中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引力波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了全新的观察方法,相信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诺贝尔物理学奖是1900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设立的,旨在奖励那些对人类物理学领域里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你知道历史上有3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曾经也是西门子员工吗?
下面,小编为大家一一介绍。
诺贝尔奖牌 图片来源:网络
丹尼斯·加博尔
丹尼斯·加博尔
英国籍匈牙利裔物理学家,全息摄影的发明者。加博尔于1900年出生在布达佩斯。他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对各种发明、显微镜、彩色照片的摄制方法充满兴趣。13岁的时候,他参观了布达佩斯技术博物馆,多年之后,仍然对当时的激动情景记忆犹新。
1921年,他来到柏林工业大学学习电气工程。1927年获得博士学位后,他开始在西门子-哈尔斯克电报机制造公司的物理实验室工作。在这里工作的6年时长里,加博尔主要专注于阴极射线示波器的进一步研发工作。此外,他也在气体放电和等离子物理等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
1934-1948年期间,加博尔在汤普森-休斯顿公司主要研究如何提高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并在1948年偶然发明了全息摄影技术。为了表彰他的这一重要发明及其进一步发展,加博尔在1971年被授予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古斯塔夫·赫兹
古斯塔夫·赫兹
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先驱。1913年,他与詹姆斯·弗兰克合作,开始了对电子的研究,并完成了电子碰撞的弗兰克-赫兹实验。赫兹提出了电子在与原子碰撞时,谱线群和能量损失相对于原子静态能量状态的定量关系,这一结果与玻尔关于原子结构的理论完全一致,后来成为了玻尔原子理论和普朗克量子理论正确性的重要证据。古斯塔夫·赫兹和詹姆斯·弗兰克也因此获得了192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他在1914年应征入伍,后来在一次行动中严重受伤。1935年,赫兹担任西门子研究实验室的负责人。在他的领导下,实验室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气体放电、电子物理学,以及核物理等等。从1944年4月开始的一年时长内,赫兹全面负责西门子的研发工作。
恩斯特·鲁斯卡
恩斯特·鲁斯卡
德国物理学家,电子显微镜的发明者。在柏林工业大学学习电气工程期间,恩斯特·鲁斯卡就和他的导师马克斯·克诺尔一起在研究中发现通过磁化镜头,许多物体透过电子束可以被放大一倍或者多倍。1931年,两位物理学家共同研发了使用电子而非光线的显微镜原型。但是第一台电子显微镜比光学显微镜明显要弱了许多。
1937年,鲁斯卡转到西门子-哈尔斯克电报机制造公司的电子光学实验室工作。1939年,他和实验室负责人博里斯一起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以批量生产的电子显微镜。这一发明开启了诸多领域的应用,包括医疗与生物研究等等。
在1948年博里斯离开西门子-哈尔斯克电报机制造公司之后,鲁斯卡担任实验室负责人,并带领团队打造出第一台高分辨率的电子显微镜。1986年,鲁斯卡与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发明者格尔德·宾宁和海因里希·罗雷尔一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