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7-300PLC结合一体化课程设计
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是一体化教学的核心内容,课改即是课程的改革,课程的改革包括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评价方式。目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理念得到学生、老师及社会的认可。当前建立和开发一个科学的课程体系是人们迫切需要的。因为这关乎到能否培养出一批具有职业素养是能力、高质量、高人才,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
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来确定来选择课程内容、课程目标、制定教学计划、改革教学方法手段,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工作任务的选择体现了知识与技能紧密联系的教学模块,能够优化模块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完整的工作过程的模块式课程体系。
把情境教学融合在实践课题教学。各个任务与任务之间,模块与模块之间层层递进,相互联系照应。有效促进了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自我管理模式和自我评价模式。重视学以致用,把学到的知识运用的实际生产生活中,在工作过程中培养责任,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下面是关于传统教学方课题的设计与结合一体化教学方式课程开发的对比
传统课程设计 |
一体化教学课程设计 |
第1章 概述 1.1 低压电器与电气控制电路 1.2 PLC概述 1.3 PLC控制和继电器控制的区别 1.4 PLC的工作原理 1.5 PLC系统的基本结构 1.6 PLC的编程语言 第2章 S7-300/400的硬件与STEP7使用入门 2.1 SIMATIC自动控制系统简介 2.2 S7-300系列PLC简介 2.3 S7-300的CPU模块与电源模块 2.4 S7-400系列PLC简介 2.5 编程软件STEP7的安装与使用 2.6 硬件组态 2.7 输入/输出模块 2.8 功能模块与ET 200 2.9 S7-300/400的维护 第3章 S7-300/400编程基础与STEP7的使用方法 3.1 程序的生成与仿真实验 3.2 S7-300/400 CPU的存储区 3.3 STEP7在编程与调试中的应用 3.4 位逻辑指令 3.5 定时器与计数器指令 3.6 逻辑控制指令与间接寻址 3.7 数据处理指令 3.8 数学运算指令 3.9 其他指令 第4章 S7-300/400的用户程序结构 4.1 用户程序的基本结构 4.2 共享数据块与复杂数据类型 4.3 功能块与功能的生成与调用 4.4 寄存器间接寻址与参数类型 4.5 多重背景 4.6 组织块与中断处理 4.7 显示参考数据 第5章 数字量控制系统梯形图设计方法 5.1 梯形图的经验设计法与继电器电路转换法 5.2 顺序控制设计法与顺序功能图 5.3 使用置位复位指令的顺序控制梯形图编程方法 5.4 具有多种工作方式的系统的顺序控制编程方法 5.5 顺序功能图语言S7Graph的应用 第6章 网络通信基础与PROFIBUS-DP网络通信 6.1 串行通信接口 6.2 计算机通信的国际标准 6.3 SIMATIC通信网络与通信服务 6.4 ROFIBUS网络 6.5 主站与标准DP从站通信的组态 6.6 DP主站与智能从站通信的组态与编程 6.7 PLC与变频器DP通信的组态与编程 6.8 DP网络其他通信方式的组态与编程 第7章 PROFIBUS网络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 7.1 使用STEP7和中断组织块诊断故障 7.2 用报告系统错误功能诊断故障 7.3 故障诊断的其他问题 第8章 工业以太网的组态与编程 8.1 工业以太网 8.2 用普通网卡实现计算机与S7-300的通信 8.3 基于以太网的S5兼容通信 8.4 PROFINET通信的组态与编程 第9章 S7-300/400的其他通信方式 9.1 MPI网络通信 9.2 ASI网络 9.3 点对点通信 9.4 其他通信网络与通信服务 第10章 S7-300/400在模拟量闭环控制中的应用 10.1 模拟量闭环控制与PID控制器 10.2 连续PID控制器FB 41 10.3 PID控制器的示例程序 10.4 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方法 10.5 脉冲发生器FB 43 10.6 步进PI控制器FB 42 |
项目一:用继电控制线路实现交流异步三相电机的控制 1.1 任务一:用继电控制线路实现电机的“启保停”控制 1.2 任务二:用继电控制线路实现电机的“正反转”控制 1.3 任务三:用继电控制线路实现电机的“星角降压延时启动”控制 项目二:用PLC实现交流异步三相电机的控制 2.1 任务一:编程实现电机点动控制 2.2 任务二:编程实现电机“启保停”控制 2.3 任务三:编程实现电机的“正反转”控制 2.4 任务四:编程实现电机的“星角降压延时启动”控制 2.5 任务五:编程实现电机的“自动往复运行”控制 项目三:PLC控制楼梯灯和交通灯系统的编程 3.1 任务一:智能楼梯灯的编程与实现 3.2 任务二:采用至少两种以上编程方法实现交通信号灯的控制 项目四:PLC控制传送带的编程与实现 4.2 任务一:编程实现传送带的正反转控制 4.3 任务二:用PLC实现两个工位下的传送带控制 4.4 任务三:用PLC实现三个工位下的传送带控制 4.5 任务四:用顺序控制法编程实现传送带控制 项目五:PLC实现自动化生产流水线的控制 5.1 任务一:自动化生产线装料卸料控制单元编程与调试 5.2 任务二:自动化生产线气动机械手单元编程与调试 5.3 任务三:自动化生产线工件检测与分拣单元编程与调试 5.4 任务四:利用编码器实现物料精确定位 5.4 任务五:自动化生产线变频调速单元使用与调试 5.5 任务六:自动化生产线系统编程与调试 项目六:用PLC实现液位过程控制 6.1 任务一:PLC模拟量的采集与转换 6.2 任务二:PLC模拟量的监控与液位计算 6.3 任务三:PLC模拟量输出与调节阀控制 6.4 任务四:PID控制功能原理与PID指令的编程 6.5 任务五:单回路PID液位控制编程与调试 项目七:用PLC实现现场总线通信功能 7.1 任务一:现场总线通信技术的应用于实现 7.2 任务二:PPI通信参数的实现与设置 7.3 任务三:使用通信向导编程实现通信 7.4 任务四:使用NETR/NETW指令编程实现通信 7.5 任务五:使用自由口实现PLC的自定义通信 项目八:用PLC和触摸屏构成的小型控制系统 8.1 任务一:触摸屏的操作与应用 8.2 任务二:触摸屏组态软件的使用 8.3 任务三:触摸屏软件监控画面组态与仿真 8.4 任务四:触摸屏组态画面在线联机与调试 项目九:组合机床PLC控制的实现 9.1 任务一:组合机床液压动力滑台控制系统的实现 9.2 任务二:四工位组合机床控制的编程与实现 |
发布于 分类 西门子